找到相关内容156篇,用时6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济群法师:唯识学九个重点问题

    ,即时刻追随并执著阿赖耶识。它对阿赖耶识的爱和执著,一直要持续到菩萨才彻底放弃。事实上,阿赖耶识并不是“我”,但末那识却以“它”为“我”,导致无尽的生死流转。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,并非执著外在色身...修火观、水观、日轮观,或观佛像、观西方极乐世界等等。一旦观想成熟,所观境界即能显现,如对目前。菩萨更可随着意念转变境界,将海水变为酥油。这一切,说明任何境界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。在凡夫眼中,世间是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唯识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08230832259.html
  • 从南天乌荼王进献的《华严经》说起(1)

    退”(avivaitika)之菩萨及转轮王(cakravartin)形象统治大周(690-705)的流通物。武氏在《宝雨经》中加入的这两段经文,也是武氏要通告天下,其将放弃正在使用的《华严经》佛王传统及弥勒佛王形象,而代之使用“不退”菩萨的佛王面貌治世。从《宝雨经》并不能看出武氏当时使用的菩萨面貌为何。但自同年武氏敕菩提流志、慧智及宝思惟三人翻译三部不空罥索观音经典的情形来判断,当时武氏所...

    古正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5945854.html
  • 唯识学九大要义

    处于妄想的造作中,为什么摆脱不了凡夫身份?原因就在于第七末那识。其特点为“恒审思量我相随”,即时刻追随并执著阿赖耶识。它对阿赖耶识的爱和执著,一直要持续到菩萨才彻底放弃。事实上,阿赖耶识并不是“我”...修火观、水观、日轮观,或观佛像、观西方极乐世界等等。一旦观想成熟,所观境界即能显现,如对目前。菩萨更可随着意念转变境界,将海水变为酥油。这一切,说明任何境界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。在凡夫眼中,世间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3454279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5)

    ”等运,是菩萨的境界。菩萨修行到达,不需要任何功用,无漏智就能相续。此时所缘的法界称为“等运所缘”。   十二最胜所缘。“第十二谓第九、第十...得不退,指第八的修证。菩萨不住生死和涅槃,自然就不会于生死退转或证入二乘的无余涅槃中,所以称为不退受记修证。   “九佛修证,无二障故。”佛,是菩萨修行的最终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356519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大义?

    证得的犹如光影观。这时候二菩萨便可以随心所欲而不犯戒,因为这时已经了解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内相分了,可以自己控制内相分而使它转变清净了,这才是真正的持戒者。  三,主修忍波罗蜜多及万法明门、四禅定、...无明而不俱断,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。唯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,以便未来世再去受生,继续往上修学增上慧学。到了三满心后,由于三菩萨四禅定,四无量心、五神通的修学满足,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,可以成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960209.html
  • 佛学大要

    以上是圣人’。圣人证入法界,闻熏习与解性和合,即闻熏摄在法界,生起一切圣法。是则闻熏习寄在阿梨耶识,而证悟法界以上,实依阿梨耶识之性净法界。三、玄奘译抉择分,菩萨舍阿赖耶识而得转依。真谛异译“决定...。是则闻熏习寄在阿梨耶识,而证悟法界以上,实依阿梨耶识之性净法界。三、玄奘译抉择分,菩萨舍阿赖耶识而得转依。真谛异译“决定藏论”,译转依为阿摩罗识;“三无性论”与“转识论”,约境空心寂,都无所得为...

    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3764648.html
  • 济群法师:唯识学的九个重点问题

    原因就在于第七末那识。其特点为“恒审思量我相随”,即时刻追随并执著阿赖耶识。它对阿赖耶识的爱和执著,一直要持续到菩萨才彻底放弃。事实上,阿赖耶识并不是“我”,但末那识却以“它”为“我”,导致无尽的...境界,如修火观、水观、日轮观,或观佛像、观西方极乐世界等等。一旦观想成熟,所观境界即能显现,如对目前。菩萨更可随着意念转变境界,将海水变为酥油。这一切,说明任何境界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。在凡夫眼中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3665358.html
  • 修行者的大敌——我慢心

    苦修才得成就,同时修《三十五佛忏悔文》不辍,才感得三十五佛现身。后来,文殊菩萨又亲自现身传法(不到菩萨的境界,不能见到菩萨真身)。故佛教的传承十分清净,绝无任何未成就的人敢以某某祖师自居,胡编乱造...,还是假想的?是佛显现的,还是魔变的?佛法认为修持达到初菩萨以上的境界,才能见到空性,才能真正见到多维空间的现象。否则,皆不究竟,所见之相多属幻相。而且《金刚经》中讲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...

    吴玉天

    我慢心|我慢|我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0/134620405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三)

    很多经论所述,究竟唯有一乘,阿罗汉最终一定要入大乘,修行大乘法,才能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。有些法师未精通大小乘的道次第,在讲义当中说阿罗汉与菩萨境界相同,已经获得无生法忍,修密法者最后的果位是阿罗汉...未通达则不能超离三界。   小乘圣果指沙门四果或者沙门果。四果为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和罗汉果,种果位分别为:预流向和预流果,一来向和一来果,无来向和无来果,阿罗汉向和阿罗汉果。向指的是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109002146.html
  • 我的根本上师——伽央·喜喇坚赞仁波切

    ”中证得空性之后,才可能获得。换言之,一个修行者,要修证到很高的境界才可能具有无缘大悲之心。一菩萨也只有世俗菩提心,而菩萨才可能出现胜义菩提心(这必须要证得了空性后),上师若有了胜义菩提心,表现...但从未想到过要“参拜”哪一位高僧,就是敬香、供养佛菩萨或“随喜功德”等,想都没有想过,那就更不用说皈依佛门。这方面的概念一点都没有,因为我从小就是无神论者。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应朋友相邀去...

    佚名

    |伽央·喜喇坚赞仁波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345103218.html